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7的文章

七姐誕

杜牧寫[秋夕]的意景,我只可以憑空想像,而我的秋夕感覺,卻是來自童年時實實在在的體驗。 戰後,七姐誕和其他節慶一樣,都非常熱鬧。每到農曆七月初,很多人家經已陸陸續續在騎樓掛上一個七姐盆。七姐盆用竹篾做支架,貼上彩紙,圍著周邊有梳、鏡子、化妝品、枌盒、剪刀、針線等的剪紙裝飾。七姐盆有大有細,大的程度甚至會蓋住整個住戶的騎樓。童年時覺得七姐盆係一隻大鑊,冇錯,係好大。此外,節前一兩星期,會見到左鄰右舍用米穀浸水發秧苗 (給牛郎的仙牛吃的),放在騎樓壆。 媽媽說,“我們遲點發秧苗,苗會嫩嫩的。長得過高,牛不喜歡吃。”   “…哦,知道”。 每天我會留意誰家的苗秧高,誰的短,和我們的較量。看見街市一束一束、圍了紅紙的擺賣,便知節日將至。 姊妹和一班女孩組織了七姐會,午飯後去玩了。(七姐會參加者每月科款,供滿一年用來拜七姐。)我隱約記得她們圍在一起,用紅線穿針,每人穿一條,有人拿著鏡子塗抹脂粉,有人分配食品……巴巴閉閉。這種慶祝不是男仔杯茶,她們亦不會“侵”我玩。總之,七夕的慶祝是女孩子的事。 晚飯後,媽媽在騎樓張開摺檯,放花生、果盤、一紮紅繩、剪刀、化妝粉盒、秧苗和香燭,向天拜祭,還會燒彩衣紙呢。彩衣紙一疊有多種顏色,代表布疋。我站在一旁,等候媽媽號令燒衣。放火盆、劃著火柴、點火……就是我這晚活動的高潮。吃之外,亦是我唯一可以參與的部份。 “媽,那兩顆係牛郎織女星?” “噢,今晚被雲遮蓋住,看不見。”  年年問,年年如是回答。所以別怪我今時今日仍然對星星懵閉閉。 其實以前,不論貧富家庭,逢節慶都會跟隨習俗,有規有矩,誠心全意辦事。雖說各有各做,卻又互有感染,特別有氣氛,大人細路都興奮。近兩代,也許生活受到都市化影響,加上缺乏商機,七夕沒有那麼盛行,要不然年輕人又多一個送花日。